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辟邪气之说 重阳节登高有辟邪气之说,古人认为重九之时,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,天地二气相交,不正之气弥漫。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,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。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,秋高气爽,非常适合登高远望。 祈福和感恩 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,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,所以人们在“阳极必变”的重阳日子里,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。《礼记·祭法》记载:“山林川谷丘陵,能出云,为风雨,见怪物,皆曰神。” 吉利之意 不过,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“宜于长久”的吉利之意。汉末曹丕在《九月与钟繇书》中说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(即登高会)。”因此,重阳登高、饮菊花酒、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。 登高采集 重阳时节,秋收已经完毕,农事相对比较空闲。这时山野里的野果、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,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、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。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。 登高辞青 重阳节还是大自然中的节气之一,所以登高还有辞青的说法。重阳为秋节,节后天气渐凉,草木开始凋零,重阳节登山“辞青”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“踏青”相对应。清代潘荣陛编撰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:“(重阳)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,谓之‘辞青’。”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精选《九月九日登玄武山》 唐/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归望积风烟。 《九日登高 》唐/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,君门烟雾深。 《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》唐/岑参 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 《九日登高 》唐/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,霁景重阳上北楼。 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》唐/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,当君乘兴秋。风前孟嘉帽,月下庾公楼。 《婺州水馆重阳日作》唐/韦庄 异国逢佳节,凭高独若吟。一杯今日醉,万里故园心。 《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》唐/王绩 野人迷节候,端坐隔尘埃。忽见黄花吐,方知素节回。 《沉醉东风 重九》元/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,赏黄花人醉歌楼。 |
罗贯中,作为中国古代... <详情>
邮政银行10万无息贷... <详情>
火箭少女作为一个广受... <详情>